1、人类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走到科技高度发达的二十世纪用了几千年的时间。
2、但要再退回石器时代,却只要几个狂人在短短几年时间里的疯狂行经。
3、在那个血雨腥风的年代里人活着的意义变得极其单纯——生存。
【资料图】
4、 正是辛德勒的这份名单,承载了1100个犹太人的生命,使他们得以在德国纳粹屠杀600万犹太人的悲惨历史中幸免。
5、这是对整个犹太民族的功绩,也是为所有纳粹党徒的赎罪。
6、 描写二战的电影我们都看过很多,但是如果要我们在记忆里找出最经典的,〈辛德勒的名单〉必在其数。
7、一向用惯特技效果的斯皮尔伯格,却在这部电影里用灰白的底片和手提式摄影机重现了那一段令全人类痛心,不堪回首的历史。
8、这部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黑白片以它的真实,它的感人,触动了人类心灵的底线.当然也触动了奥斯卡的评委们。
9、 影片最感人处是片尾,当德国宣布投降,辛德勒在自己工厂里向工人们告别时的情景。
10、我不可能在这里大段的摘录电影的对白,但只要是有心人,自然能够找得到电影的剧本来看。
11、我只抄录下这一句话:"It says whoever saves one life saves the world。
12、"此是希伯来圣经中的一句:"它说,拯救一个人,就是拯救了整个世界。
13、"这一句话是那些为辛德勒所庇护的所有犹太人的一句肺腑之言。
14、他们以自己最神圣的经文中的一句来赞颂他,一个德国人,一个纳粹人。
15、他们对他只有无尽的感激,没有丝毫的民族仇恨。
16、他们知道他与别的纳粹党徒不一样。
17、他有着仁慈的心,他有怜悯,有同情。
18、在他散尽家财援救了1100多犹太人后,还在为自己未能再多救几个人而感到痛心。
19、当他在大雪中远去时,他已被所有犹太人铭记于心。
20、 回想一开始,辛德勒却是一个地方上有名的纳粹中坚分子,是一个善于利用各种关系攫取最大利润的投机商。
21、他的工厂雇佣大量的犹太人不是为了要时他们获救,而是因为德军占领波兰后,犹太人是最廉价的劳动力。
22、这样他才能聚敛更多的金钱。
23、至于他如此的行为在客观上保护了工厂里的犹太劳工作为战需物资的生产者而免受屠杀毫不关心。
24、他只考虑自己一天能赚多少钱,他为计算有多少个工人在为他创造财富而欢心鼓舞。
25、他感谢残酷的战争,因为是战争才令他暴富。
26、他面带微笑,展开双臂来欢迎犹太人,但心里却算计着这些人等于多少利益。
27、然而即使是这样,犹太人还是将他的工厂视作天堂,那里能使他们在严酷的环境里免于一死。
28、 德军的屠杀从来没有中断过。
29、干涸的血迹,腐臭的尸体,在城里随处可见。
30、二十分钟的屠杀场面足以使电影观众触目惊心,更何况是当时身处其境,每时每刻都在经历血腥的辛德勒。
31、他被金钱掩埋的人性从灵魂最深处爆发。
32、从此,他再不是一个为金钱泯灭良知的奸猾商人,而成为了一个无时不在想尽办法利用自己手中的才货来挽救尽可能多的犹太人的生命的正义之士。
33、那可怜的犹太女人的父母;那一列车错运往奥斯威辛的女工;还有他的犹太人会计……他商人的聪明才智与赌徒的行使作风在此时发挥了淋漓尽致的作用。
34、使他即使在最危险的时刻,也能控制大局,转危为安。
35、 这部成功的电影所带来的荣誉,不仅属于斯皮尔伯格一个人。
36、也属于托马斯·肯尼利,是他写出如此优秀的小说;属于连恩·尼森、本·金斯利(饰犹太人会计伊扎克)、拉尔夫·费内斯(饰德国军官歌德)等等这些称职的演员们。
37、尤其是尼森对辛德勒这个人物的塑造,虽然他没能夺得当年的奥斯卡奖,因为被“阿甘”夺走,但是他在这部电影里的精彩演出绝对有影帝的风范。
38、 时至今日,依然历历在目的是那个身穿红衣的犹太小女孩,她是影片最鲜亮处,也成为观众心中的最灰暗处。
本文就为大家分享到这里,希望小伙伴们会喜欢。
Copyright © 2015-2023 非洲科学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沪ICP备2022005074号-8 联系邮箱:58 55 97 3@qq.com